动态新闻
【“我们的中国梦”——文化进万家】走近古朴原始的武安赛戏
动态新闻     加入时间:2021/2/24 9:35:17   新闻来源:admin

 一起走近武安东通乐赛戏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,在质朴实风的民俗艺术中品味非遗文韵,传递生活智慧,提升文化自信,扎根传承保护。

武安东通乐赛戏

 

赛戏,又称“赛”、“大赛”,赛的本意是报祭,即具仪仗、鼓乐、百戏的迎神祭祀活动,目的是敬天地,祈求风调雨顺,盼民众免受饥荒之苦。赛戏源于古代祭神赛社活动,是我国戏曲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。它形成于宋金时期,曾流行于晋、冀、蒙、陕等地。1981年出版的《中国戏曲曲艺词典》曾作出赛戏已经绝迹于舞台的结论,2006年在武安市大同镇东通乐村发现赛戏,从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,一举改变了学术界这一结论。
武安东通乐赛戏属傩文化范畴,有”戏剧活化石”之称,2008年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如今,赛戏已经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项目之一。每年元宵节期间及农历二月初二这天,大同镇东通乐村都要举行大型赛戏演出活动,祈求风调雨顺、驱鬼逐疫、追斩旱魃。
东通乐赛戏现保存赛戏手抄都本有三十多部,从都本封面上“道光八年”“同治十年”“光绪十六年”“光绪二十四年”的字样得知东通乐赛戏从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。都本大多是反映朝代历史的剧目,如《八义》《激张飞》等。
东通乐赛戏现存面具50多副,面具造型生动,色彩鲜艳,风格古朴。赛戏多数剧本演出时是不戴面具的,少数剧本如《大国称》《吊黑虎》等剧需演员戴面具演出。
东通乐赛戏属吟诵体戏曲,无唱腔和唱腔音乐,演员用正宗的武安方言来道白、韵白,配以鼓、钹、锣、铙等打击乐器,以断句烘托气氛。赛戏表演粗犷、原始,演员穿戏装头戴面具,依靠简单而程式化的戏剧台步,吸收民间舞蹈、民间武术等表演技巧来表现人物形象,演绎故事情节。东通乐赛戏由庞氏家族历代传承,最早靠的是口传心授,传男不传女,迄今已传承到第十九代。视赛戏为命根,他们的传承赛戏之路曲折艰辛。武安东通乐赛戏曾经在文革期间中止演出,遭遇戏服和道具被毁的命运,所幸都本全部用工笔小楷手抄保存,大部分赛戏道具都被小心珍藏,直到改革开放后恢复传承。武安“东通乐赛戏”剧中人物多为男性扮演。为避免赛戏因村中男性角色缺失而失传,庞氏家族王转琴老人打破常规,亲自上阵并组织村中妇女参与排练和演出,女扮男妆饰演剧中人物。
坚守非遗根脉,传承优秀文化。东通乐赛戏每年都会举行二十多场义务演出。他们以一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姿态,进社区、工厂、学校,丰富了百姓的娱乐生活。他们多次赴京演出,获得各方专家高度评价。

 

武安赛戏《大国称》

剧情介绍:

  元顺帝之时,少林寺有一位烧火的和尚,长得丑陋,蓬头垢面、裸背赤足,整日少言寡语、辛勤劳作。适逢江东陈友谅劫掠少林,菩萨点化烧火和尚,浴火重生脱了凡体,变作丈二金身“左手拿砍柴斧,右手持擀面杖一根”击败陈友谅立化山门。被顺帝封为监斋八部天神和代诺诺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