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动态
轧琴制作(武安市级)
非遗动态     加入时间:2014/6/3 15:28:15   新闻来源:admin

武安市团城乡上团城村位于河北省南部,地处晋、冀、豫三省交界地带。世代从事农业种植。

轧琴是最早出现的拉弦乐器,大约在唐代出现,后流行于民间,轧琴和二弦配合,为鱼水关系,近代少有应用。轧琴,又名轧筝琴。流行于河北邯郸以及豫北晋东南等地区。是地方戏曲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。形制与筝相似而小。长方形音箱,面板和底板均用桐木制,面板中间拱起,略有弧度,近两端处有“梁”,即弦枕。底板平直,中央开有直径约5厘米的音孔。

张弦十条,弦下施柱,柱用枣木制。全长58、宽13.5厘米,边板高3.5厘米。两梁之间距离39厘米。原用高粱秆(俗称秫秸秆)尖端割下后,刮去表皮,涂松香末擦奏,现也用马尾弓拉奏。定弦为bB调的Sol、la、do、do、re、mi、Sol、Sol、la、do。音域十度。其中Sol和do都设两个相邻的同度音。因为这两个音在武安平调的唱腔中是调式骨干音,同时拉奏两音,可协调音色、加大音量,强化伴奏的气势。演奏时,左手握琴的一侧,将琴举起,右手持弓横压于弦上,两手同时动作,拉奏琴弦。一般是一弓一音。奏时值长的音符时,双手震颤,发出颤音效果。轧琴音色柔细动听,可使整个伴奏乐队的音响谐和丰满。

《旧唐书·音乐志》:“轧筝,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”。宋代陈旸《乐书》绘有轧筝图,与此轧琴形制相近。相传武安平调在清代乾隆年间( 1736-1795)已有演出活动,据清代《律吕正义后编》(1745年编)载:陈旸《乐书》曰:‘唐有轧琴,以竹润其端而轧之,固取名焉’。《元史·礼乐志》:‘ 如筝,七弦,有柱,用竹轧之’。然则轧筝因唐制,而 亦轧筝之类也。乐书轧筝不言弦数,今十弦”。可知当时己有十弦轧筝,这种轧筝用于武安平调后,更名轧琴。全长57.5厘米,音箱长49、首宽15.2、尾宽13.4厘米。面板上置十一个码,张二十二条弦。

现在已无有几人从事这项手工技艺,急需加以保护。